因應疫情時代,WFH的工作模式越來越普及。但是,有些企業還是會對WFH的工作模式疑慮重重
小M是一名軟體工程師。對小M來說,WFH為他的生活帶來了許多便利。
不僅節省了來回通勤的時間,完成工作後還可以提早下班。時間自由,還有充足的休息時間,工作壓力也減輕了許多
但是,小M常常在和同仁溝通時,因為無法獲得即時回復而造成工作進度拖延。也因為只和同事交流工作上的事務,小M覺得自己和同事的關係疏離了許多,也沒有像從前一樣在茶水間內和同事閒聊的機會。
自己在家工作時,有時也會因為缺少辦公氛圍而無法專注,效率下降
小M的情況相信很多人都會遇到。
WFH的確帶來許多便利,與此同時也在考驗員工的自律能力。
WFH讓主管對下屬的管理難度增加,主管無法判斷下屬是否在偷懶,這些疑慮就是導致團隊分化的主因。
多項國外研究表明,WFH讓員工對工作的快樂感增加,生產力及創造力也隨之增加,這也是許多國外企業積極推動WFH的原因(例如Twitter及Facebook等等)。
在疫情的影響下,WFH的工作也很快地被許多企業接受並推行。
但無可否認地,WFH工作模式還是有其弊病存在,需要管理層更加完善的優化策略。
如何打造健康的WFH職場文化?WFH模式是否可以保證企業競爭力?以下幾點需要留意:
1⃣️善用數位工具進行管理:例如每週利用視訊會議確保員工的工作進度,而非單純仰賴員工的自律強度
2⃣️增加主管與員工之間數位溝通的能力:在視訊會議期間主管可以在其中夾雜一些適度的閒聊,不僅可以讓會議氣氛更加輕鬆,也可以盡量消除視訊會議所帶來的距離感,拉近同仁之間的關係,讓團隊合作有更加緊密的聯繫
3⃣️混合工作制度:公司可以規定員工在一週內至少有2天到公司實體上班,剩餘幾天則留在家裡完成工作。
這個方法不僅可以確保員工對工作可以保持熱情及興趣,主管也可以在員工實體上班時看到員工的工作表現及態度,進而實施有效的員工管理策略💡
雖然台灣企業目前並沒有一定要施行WFH工作模式的迫切性,但在疫情期間多數的企業也認知到WFH有可能會是一個相對不錯的工作模式,因為企業可以根據自己的企業文化與運作模式調配出部分在家+部分在辦公室的Hybrid-Mode工作模式。
搭配適當的管理制度與模式,進一步提升整體的運作效率,讓競爭力更上一層樓。